之前曾網羅入“部落”。提高產能,降低成本。以現今世紀,竟然我們的官員還嚮往童年時的情景。“清晨擠奶、黃昏放牛;任牛流蕩、牛糞當柴”。造就了今天“放牛?得!養豬?唔得!”。 當年還可以看到很多官方卡車及抓牛隊伍出入卜干載牛,請問現在您還有看到嗎?
與車爭道、隨地拉糞……威省多區牛群遊蕩。官員您怎麽說?
■“牛兄牛姐”沒上交通規則課程,不懂“紅黃綠燈”為何物,亂闖橫行。
(大山腳訊)威省多個地區出現牛群“逛街”、隨地拉糞、社區草場變成養牛場,甚至出現牛車爭道的情景。

■在大山腳川流園,業者在社區後巷的鐵道局土地上,飼養了約50頭牛羊,所帶來的糞臭味,令居民難以忍受!
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威南峇都交灣體育館旁的馬路上,有超過50隻牛隻浩浩蕩蕩在大道上漫步。
■牛群所經之處理遺留下一堆堆的‘黑金’,誰來負責善後?
■牛隻影響了道路使用者的行駛安全,誰該負責任?
■當局有必要尋求一個方案,解決這些問題。
■在威南峇都交灣體育館旁的路上,有逾50牛隻天天在遊蕩,及留下滿地糞便。
他說,基於環境清潔衛生及道路使用者的安全考量,他吁請當局規範畜牧業者必須在適當地點建搭牛棚,所有牛隻都必須在有圍籬的範圍裏活動,絕不允許漫步在道路上。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