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uly 01, 2010

手機安全難題‧專家解疑惑

科技新媒體 2010-07-01 16:31

十多年前,當桌面電腦出現在人們的辦公桌上,人們就開始害怕了,尤其是當某些對電腦一知半解的人,隨口說說:“電腦的輻射會導致孕婦流產的”、“電腦會讓你不舉的”、“電腦會爆炸的”、“電腦會傳染病毒的”……還有那些非常抗拒電腦的人,甚至會把電腦當成“毒蛇猛獸”,非得把電腦消滅不可。

如今,幾乎沒人會談起這些謠言,不會用電腦才“有病”,沒有電腦就不能辦公。電腦不再呆在桌上,手提電腦加上無線通訊,可讓人們隨時辦公。時下的電腦也小到可以放進口袋,人們不但要依靠電腦,還要抱著電腦睡覺呢!

手機的出現,也跟電腦大同小異。手機與通訊塔對人類是否有害,是一個至今還爭論不休的“纏結”。馬來亞大學醫學院放射部黃群雄教授認為,這是人們對電磁(Electromagnetic)瞭解不足,加上心理因素影響的結果。

很多人只要看到通訊塔建在他們的視野範圍內,就像看到眼中釘一樣,心裡開始不舒服;通訊塔甚至都還沒裝上天線,他們就已經覺得渾身不舒服了。

為了解開人們的迷惑,黃群雄教授早在2003年就在我國通訊與多媒體委員會(MCMC)的配合下,出版了《放射、手機、基站與你的健康》一書,甚至2005年再版。

我們徵得黃教授的同意,節錄了該書的重要內容,讓大家對這課題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手機和基站的8大謎思:

謎思1:手機會造成腦癌,看看那些用手機而生病的人就知道了。

事實:排除個別病例,世上沒有任何科學證據可確認腦癌是因使用手機而造成的。

謎思2:手機電磁很強,可以損壞你的頭腦。

事實:手機的電磁波通常輸出率低於1瓦(Watt),可能會使腦部增加微許的溫度,實際應用中的溫度增幅卻非常低。

謎思3:在車內使用手機更安全,因此車子幫你擋住了輻射。

事實:車內的手機會自動增強輸出,以克服有關的阻擋。

謎思4:在車內用手機不會影響駕駛技術。

事實:駕駛時使用手機,會因分注意力分散而比普通人多4倍的機會導致車禍,就像醉酒駕駛一樣。

謎思5:通訊基站其實是很危險的。

事實:在地面上,源自基站的射頻輻射程度,要比源自手機的輻射低1000倍,甚至比當地電台和電視台的射頻輻射程度還要低很多。

謎思6:越多人用手機,患上腦癌的人也越多。

事實:沒有證據證明年輕人腦癌患者增加,即使有所增加,也是70年代出生者。

謎思7:用手機會造成頭疼。

事實:人們沒用手機也會頭疼。沒有任何證據顯示手機的應用和頭疼有關聯。

謎思8:沒有任何機構針對手機和基站對人類健康影響做過任何研究。

事實:世界衛生組織(WHO)和一些政府組織,都針對手機和基站對人類健康影響進行過研究。

為何人們非常關注手機通訊系統對健康的影響?

全球數以億計的人,每天都在用手機作為通訊用途,基站和通訊塔雨後春筍般冒現。有鑑於此,全球的科學家都關注因這些器材而可能引發的健康問題,因為即使出現小小的不利影響,也可能為數以億計的人帶來嚴重的後果,況且,射頻輻射是一個相當抽象的東西,普通人並不容易瞭解。輻射(Radiation)一詞,給人的印象不外是“擔心”和“恐慌”。出現在大眾傳媒的大量報導,也引起了公眾的關注。

除了手機系統的無線電射頻外,人們還暴露在哪些無線電射頻輻射中?日常生活環境中,人們的確還暴露在源自各種傳呼、通訊天線放射的射頻中,包括:採用跟手機系統、頻率大同小異的消防、警方、緊急救援通訊系統。在很多鄉區,電台與電視台廣播天線,也會放射比手機通訊基站更強的射頻輻射。

有備無患自我防備

儘管至今仍無任何科學證據證明手機和基站射頻輻射對健康產生負面影響,但,暴露在射頻輻射中的時間長短,是衡量某人中輻射程度大小的關鍵因素,因此,專家們建議,如果人們欲求個心安理得,最好減少使用手機的時間。專家們還建議,人們可使用免手握系統,或把手機天線轉接到外置天線,讓射頻輻射源遠離人體。
雖然無科學證據證明手機有害,但,英國政府於2000年12月曾建議兒童減少使用手機,作為防範措施之一。憂心忡忡的家長,也可以減少兒童或青少年使用手機的時間。

手機應用技巧

1.用免握系統,長話短說。

2.駕駛時勿用手機,尤其是在危險的路段上,更要避免使用手機。

3.為了確保手機使用最低的輸出功率,最好在收訊良好的地方用手機,或在窗邊及少障礙物的地方使用手機。

4.為了減少手機貼近臉部的時間,儘量用其它周邊設備如免握系統、麥克風、耳機等。

5.步行中或過馬路時,勿用手機。

6.如果必須在駕駛途中撥接重要的電話,請把車子停在安全的地方,或要求身邊的乘客幫你處理。

7.為了安全至上,駕駛中不要通電話,即使連免握系統也不要用。

最近,MCMC邀請了所有電訊公司、政府衛生部、學術機構等,為傳媒們做了一項全面的解剖。下期我們將為讀者帶來更深入的相關報導,敬請大家留意。

星洲日報/副刊‧作者:李昱龍‧2010.06.30